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公告
疫情如火。当国家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列入乙类法定传染病并作为甲类传染病管理时,就意味着此次疫情异常严峻,疫毒传染性强。疫情就是命令,大疫当前,医护人员只有一种选择,冲锋陷阵,与疫毒决战到底!
一、自觉运用党的思想武器
习近平总书记在大年初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讲话时明确指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坚守岗位,深入防控疫情第一线,及时发声指导,及时掌握疫情,及时采取行动。“三个及时”为全国疫情防控干部指明了疫战方向。疫情突如其来,许多防控环节一时难以夯实,部分一线人员一时难以适应,这就需要领导干部第一时间站出来,以敏锐的眼光,发正确的声音,用习近平总书记“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始终是第一位”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统一大家的意志。只要疫区人民需要,任何党员干部都必须挺身而出。疫情每日都在变化,切断疫情传播途径是疫战关键。深入研判疫情,尽早掌握疫情规律,在调查研究基础上作出正确决策。疫战不能贻误战机,在疫情输出的第一个潜伏期,必须及时采取最有效措施,联防联控,遏制疫情。
疫战是一场阻击疫情的全民整体战,也是一场全面考验各级干部的实践战。在疫情防控实践中,首先要实事求是。善于遵循疫情传播规律,勇于尊重疫情客观实际,在疫情防控中认清疫情本质,在主动疫战中增强防控本领。一地有一地的疫情实际,一区有一区的病例特点,新的疫情开始阶段没有现成规范教条可循。这就更需要领导干部靠前指挥,不等不靠,理论联系实际,竭诚尽智,支管用的招,求实用的效。其次要解放思想。在落实疫情防控要求上,既要不折不扣执行各种可供借鉴的规范流程,也要紧密结合当地实际,不受一些明显滞后的条条框框束缚,敢于担当,先行先试。林州市市委、市政府在抗疫之初,即决定我院另建相对独立、流程合理的隔离病区,历经一周即建成投入使用。
二、灵活运用医学理论武器
人类发展史实际上是人类与传染病作斗争的抗疫史。疫魔一次次来袭又一次次被人类征服。一次次疫情多变,但万变不离其宗,疫毒不会从天而降。疫情再变,传染病共性规律不会变,流行过程的三个条件不会变(即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病程发展阶段性不会变(即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几乎所有传染病,隔离都是最管用的一招。此次疫毒随着人流传播,科学控制人流才能有效遏制疫情蔓延。在传染病学理论指导下,林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在深入剖析疫情防治环节的基础上,决定立即整合我院门诊资源,把发热门诊分为疫区发热门诊和非疫区发热门诊。两个相对独立的空间,两套互不交叉的队伍,分别接诊来自疫区或有接触史的发热患者与没有接触史的发热患者,分设通道,分类检查,流程泾渭分明,预检分诊有序,实行首诊负责,有效降低了所有发热病人混在一起难免交叉的感染风险。
国家在疫情防控紧要关头先后出台了数版新冠肺炎诊疗规范,对疫情诊断治疗工作发挥了很强的指导作用。但是诊疗规范不能套用,在临床实际诊疗工作中,面对千变万化的病情,必须结合每例病情实际作出正确诊断与治疗。每年冬春之交都会有诸如流感、普通感冒、支气管肺炎等一些呼吸道疾病发生。目前,这些发热疾病混杂于这场疫战中,给临床鉴别诊断带来了一些困难,无论是有无流行病学史,还是肺部有无炎症阴影,对于一位位个体患者来说,都很难用“一加二”或“零加三”诊断公式百分之百明确诊断,不可能一例例发热病人都定“疑似”,不可能一例例可疑病例都做核酸检测。针对这种不能漏诊又不能误判的临床实际,我院决定成立三级会诊组,认真推敲、集思广思。流行病学史问清到人,发热了解动态变化,血象聚焦淋巴细泡,肺片对比典型阴影,在疑诊从宽的理念指导下,把好每一例发热患者诊断关。
三、切实运用抗疫医疗武器
作为疫病救治定点医院,如何积极救治好一例例病人,抗病毒药物是主要武器弹药。一方面,我们按照诊疗规范指南选用药物,一方面只要定为疑似病例,首先在抗病毒上做文章,必选抗病毒药及中药。充分借鉴传统温病学中的验方,辨证施治,求精求效。我院作为一所综合性县级医院,虽作为疫病定点医院,但疫病之外的普通病人一天也没有停止收治。在疫情来临的时刻,如何保护好普通病人,如何保护好一线医护人员,这也是同等重要的防控任务。医院防控失守,医院就等同于疫源地,因此严格消毒与有效防护就是医院疫战的两大盾牌。
小小新冠病毒,虽传染性强,但生命力并不超乎寻常,传统的消毒方法即可把病毒赶尽杀绝。疫情来过就等于病毒来临,必须拿起高效的消毒武器,用规范的消毒方法,让病毒死无藏身之地。抗疫第一时间,我院即按照上级要求决定成立专门消杀队,安排专人负责每日督导,空间上不留死角,时间上不留空挡,立体式全方位消杀、消杀、再消杀。
在严格消毒前提下,医院所有人员的有效防护是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堡垒安全网。一位医护人员被感染就会给全体白衣战士的心理投下阴影,一位普通病人院内感染,也会给当地疫情防控带来很大压力。林州市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到医院一线慰问,无数次叮嘱督促我院做好消毒与防护。围绕防护这一艰巨任务,我院在抗疫首战中就成立了专门的防护队,一线人员标准防护,其他人员一级防护,所有空间开窗通风,一切人员防护到位再上岗,而且确保全程防护,做实双向防护。
面对复杂变化的疫情,有可能病人之外存在病原携带者,有可能不发热轻症来院就诊,有可能今天是家属明天就是病人。在充分认知“三个有可能”疫情实际基础上,我院进一步细研每个就诊环节,优化每项医疗流程,严防严控,防止交叉。在抗疫过程中提出“八个不交叉”理念与要求,在诊疗及防护细节上严而再严,筑实筑牢。病人之间不交叉、病人职工不交叉、病人家属不交叉、一线二线不交叉、医生护士不交叉、临床后勤不交叉、职工之间不交叉、医学观察不交叉。合理划分区域,不留聚集机会,整合岗位人员,限制活动范围。临床一线三区(即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明确,全副武装,频繁消毒。同时开设职工休息区,单人单间,三餐配送,安排专人每天进行电话沟通,关怀到位,遇有情况问题及时排查解决。
大疫即大战,大灾即大考。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在各级疫情防控指挥部的正确指导下,联防联控已取得阶段性成效。我们相信,用好正确的党的思想武器,白衣战士定能坚守阵地、护佑生命,用好科学的医学理论武器,医护人员定能共克时艰、不辱使命,用好精锐的抗疫医疗武器,一线队伍定能战胜疫魔、凯旋而归。我们坚信,有党的坚强领导,有人民的广泛参与,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一定能早日打赢。